Search

麥克健身 Marky's Training

  • Share this:

協助式引體上升(Assisted Pull up)
主要訓練背闊肌,肱二頭肌及前臂肌肉。
片中學員初次接觸健身,重量開始在大15-20RM位置,主要測試關節間協調及穩定性。
學員在拉起身體時左肩縮起,顯示左肩下壓不足,背闊肌的活躍度會大減,反而肱二頭肌及前臂變成主要力量來源。
要改善這動作,應該跟我之前講解過的單手啞鈴划船動作一樣,將整個動作拆件,首先讓學員重覆做肩胛骨下壓,慢慢找一下那活動的感覺,之後就分部做整個動作:
1. 肩胛骨下壓,
2. 停頓一下,
3. 引體上升,
4.停頓一下,
5. 引體下降,
6.停頓一下,
7. 放鬆肩胛骨。
當熟練這個節奏後,才擦掉停頓位把整個動作流暢地做出來。

教學分享:
部分學員對背闊肌的感覺較弱,可以先集中訓練離心收縮(eccentric contraction)去學習使用背闊肌。教練可以首先估計一下10-12RM的重量,然後要學員用一秒向上(向心收縮),在最高點停留一秒(等長收縮),再用四至六秒落下(離心收縮)。要留意的是,如學員只靠手臂帶起身體,控制等長收縮及離心收縮將相當困難,儘管臂力強的學員可以控制到頭幾下要求的時間,但手臂應該會顫得挺厲害(因為手臂並非引體上升的主動機,而是協同肌,要協同肌帶領完成整個動作是十分高的負荷,受傷風險亦會增加)。
另外,觀察手肘過份靠外或靠前,令手腕向內屈曲厲害,造成尺骨偏斜(Unlar deviation, Wrist Abduction),這是用手臂帶動的補償動作,亦是分辦是否用臂力主導的好方法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全心投入健身教練專業,分享健身及教學心得,為提升香港健身教練質素出一分力。
View all posts